褐家鼠
rattus norvegicus
形态特征
体长达40cm,尾巴比头和身体总长短;
体重350-500g;
同黑家鼠相比,褐家鼠钝鼻、小耳、身体肥大。
生命周期
一胎生7-8只幼崽,每年生3-6胎;
妊娠期约三周;
幼鼠从出生到性发育成熟需要10-12周。
习性
一般居住在地面和打洞,但有时也攀爬到高处栖息;
是中国出现在下水道里的唯一鼠类;
喜欢谷类;
每天大约吃30g食物,喝60ml水。
黄胸鼠
rattus rattus
形态特征
体长16-24cm,尾巴比头和身体的总长长,体重150-200g;
同褐家鼠比,黄胸鼠鼻尖、耳大、身体更纤细。
生命周期
每胎产5-10个幼崽,每年产3-6胎;
妊娠期大约3周;
幼鼠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12-16周。
习性
比较罕见,主要出现在港口地区;
经常攀爬,动作灵敏,很少挖洞,很少在户外出现;
喜欢潮湿的水果;
每天吃大约15g食物,喝15ml水。
小家鼠
mus domesticus
形态特征
体长7-9.5cm,尾巴与体长大致相当;
体重12-30g;
它们的脚和头相对较小,而眼睛和耳朵较大,可用通过这一点把它们和幼褐鼠区分开。
生命周期
每胎生4-16个幼崽,每年生7-8胎;
妊娠期大约3周;
幼鼠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8-12周。
习性
一般在居住在地面和打洞,但是也常常攀爬;
喜欢谷物;
每天大约吃3g食物,不另外喝水也能存活。如食物特别干,它们每天要喝到3ml水。
田鼠
apodemus sylvaticus
形态特征
成年鼠:头和身体长80-100ml,尾巴长70-90mm。
雄鼠体重25g,雌鼠体重20g。
其背部和头部的皮毛为沙黄色/橘褐色,侧腹为微黄色,腹部为白色。
在胸部通常有一小条黄色。
生命周期
平均寿命为两到三个月,但是在野外它们可以活到20个月,如果是人工饲养,能活到两年以上。
繁殖期从三月/四月持续到十月/十一月,妊娠期大约持续25天。
幼鼠在出生6天后开始长毛,眼睛在出生16天后睁开,18天大的时候开始断奶。
在繁殖期前半阶段,幼鼠和成年鼠很难生存,因为那时成年雄鼠可能攻击其他成年鼠和幼鼠,之后把幼鼠驱逐出巢穴。
习性
食物中树种子的比例很高,例如橡树、山毛榉、白腊木、柠檬、山楂树和美国木桶。
在晚春和初夏的时候,由于种子很难找到,而幼虫和成年昆虫大量存在,这时它们也以蜗牛和昆虫为食,这是此时的主要食源。
黄喉姬鼠
apodemus flavicollis
形态特征
成年鼠:头和身体总长95-120mm,尾巴长75-110mm,体重从14g到45g。
背部皮毛呈褐色,腹部白色,颈部有一整圈突出的黄色毛。
耳大,眼睛突出,尾巴长。
生命周期
繁殖期从三月持续到四月,妊娠期持续25或26天。
幼鼠在出生18天后完全断奶,通常在它们出生后的来年开始生育。
大多数黄颈鼠的寿命不超过12个月。
习性
它们可能破坏或吃掉储存的食物,或者破坏电线。
它们喜欢成熟的阔叶树林,栖息在树篱、乡间花园和建筑物里。
与野鼠比,它们更可能进入建筑物。
普通田鼠
microtus arvalis
形态特征
身体矮胖,腿短,尾巴短,皮毛呈褐色或灰色。
生命周期
在三月至十月繁殖,妊娠期持续16到24天,它们平均寿命为45天。
习性
喜欢栖息在草原、休耕地或农田里。
以草或农作物为食。
在地上挖洞穴,在其中休息、储存食物和饲养后代。
雌鼠有领地感,因此巢穴的数量随着田鼠的数量增加而增加。
欧洲棕背鼠
clethrionomys glareolus
形态特征
成年鼠:头和身体总长80至120mm,尾巴长35-60mm,体重15至40g。
成年鼠的颈部有一圈红褐色的毛发,而幼鼠的毛是奶油灰褐色的
眼小、耳小、钝鼻。
生命周期
繁殖期从三月持续到十月,妊娠期18至20天,平均每次产4个幼崽。
幼崽在出生后四周开始独立生活,它们能活到18个月。
习性
它们喜欢住在树林里,但是也出现在草原和灌木丛里。
它们在白天黑夜均活动。
黑田鼠(field vole)
microtus agrestis
形态特征
它们的头和身体总长介于8和13cm之间,体重14到50g。
田鼠的毛发呈灰褐色,腹部呈淡灰色。
眼小、耳朵小,尾巴短。
生命周期
繁殖期从三月持续到十月,雌鼠在18到20天妊娠期后产4至6只幼崽。
它们寿命长达两年。
习性
黑田鼠居住在草原、牧场和沼泽地,它们以绿叶和草为食。
在夏季,它们一般夜间活动。
但是在冬季,由于食物不足,它们白天也出来活动。
草原鼠
microtus pennsylvanicus
形态特征
啮齿小,腿短,尾巴短;
平均长度6.5";
毛发呈栗褐色,冬季颜色变深;
前爪有四个趾头,后爪有四个;
圆鼻子。
生命周期
雌鼠每年能产1-5胎;
每胎平均产5个幼崽;
由于存在田地,自然环境中的草原鼠寿命不到一年,如果被饲养,能存活几年。
生活习性
可见性:全年可见,夏季大部分在夜间活动,冬季与白天活动。
食性:以草和种子为食,冬季以树皮为食。
栖息地:开阔的田野,包括潮湿的沼泽地,尤其是有浓密植被的地方。
巢穴:在地下打洞筑巢,夏季使用干草筑巢。冬季它们在地平面以上,雪层以下筑巢。
水田鼠
arvicola terrestris
形态特征
体长12-22cm,尾巴比体长的一半稍短;
体重60-180g;
同家鼠和耗子比,其身体结实、肥胖,头相对更大、更宽,尾巴短。
生命周期
每胎产3-8只幼崽,每年产3-6胎(田鼠产10-15胎);
妊娠期(所有种类)约为3周;
幼鼠出生后需要8周性发育成熟。
习性
居住在阴冷的地面、沟渠、小溪边、堤坝、广阔开发的牧场、有小树的草地,花园、果园和葡萄园。
以树根为食,挖洞是对植物造成破坏。
擅长游泳和潜水,白天和夜晚均活动。
不冬眠。
鼹鼠
talpa europaea
形态特征
体长15cm,体重75-130g;
青灰色“天鹅绒”般柔软的皮毛;
像棕榈的前足短,用于挖洞。
生命周期
每年一胎,每胎产3-4只幼崽。
习性
以蚯蚓、昆虫幼虫和蛞蝓为食。
出现在海拔1000m以下的地面上。它们会在草坪上留下一个个小土堆,破坏草坪的美观,或把石块堆起来,损坏农业机械,例如联合收割机,而且牲口可
会踩到鼹鼠挖的隧道里而使其腿受到伤害。
在二月至六月的繁殖期期间,雌雄鼠分开独自生活。
袋狸
perameles nasuta
形态特征
鼻子长而尖;
耳朵尖;
尾巴又短又细;
背部隆起;
毛发呈灰褐色,腹部颜色稍淡;
头和身体总长12-16;
袋狸身上有个向后开的小袋子。
生命周期
对于袋狸这样体型的动物来说,它的繁殖频率特别高,妊娠期非常短,仅12天。
雌袋狸产6个幼崽,它们跑到母亲的袋子里,直到9个月左右断奶以后才爬出来。
习性
它们居住在植被浓密的地区。
它们通常夜间活动,在陆地上生活,白天藏在中空的树木里或巢里。它们使用植物筑巢,例如小树枝和树叶,一般建在灌木层下面。
它们对栖息地造成破坏,——农田例如稻田和花园。
以昆虫、蠕虫和植物为食。